正楷眉清目秀

图一李自健作品《父亲》

图二罗中立作品《父亲》

第一眼看到这幅包含着黄土气息的父亲画像,我想起了罗中立画笔下的父亲。

罗立中笔下的父亲是教科书式的形象,而且确实已经被编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。罗中立画笔下,父亲头上系着一条象征着陕北农民身份的白头巾,老人双唇干裂,皱着眉头,双手捧着一碗水,脸上笼罩着忧郁,牙齿已经掉的不剩几颗,画面背景是与黄土地一样的黄色,画中老人看起来很淳朴、憨厚,画家用这幅画感动了许多人。

很多评论说这幅画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父亲,他是中国农民的代表,反映了农民的生活。而我更愿意把画中的老人与黄土地联系起来,尽管罗中立是重庆人,并不是北方黄土地上生长的起来的。这幅画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少年记忆,至今,中国西北的某个地方,仍然可以看到很多位这样的“父亲”。某位前辈说过:“欣赏画作要先入感觉,再动感情。”所以我想,不管是李自健笔下的父亲,还是罗中立笔下的父亲,之所以能打动读者,引起巨大的轰动,是因为他们都能走进读者的回忆,给人以共鸣。

李自健笔下的父亲,就显得更加生活化。画面中,老人侧对着读者,最接地气的是老人穿着最常见的汗衫,因为太瘦,肩膀上的汗衫带像是挂上去的一样。不及罗中立笔下的父亲皮肤黝黑,但画中父亲那双坚毅的眼神和高高抬起的头颅,让人不由得也跟着画中的父亲肃穆起来。这样的眼神不是一朝一夕能磨练出来的,1986年,李自健为父亲绘制这幅普通的写实油画头像习作的时候,父亲已经八旬高龄。此前的三十年,一场政治风暴突如其来,他的父亲被判10年冤狱,李自健也因此成长于贫苦之中。所以老人脸上的凝重,就有了一层遥远的历史的解释。长于贫苦之中的画家,与自己饱经政治风霜的老父亲之间,有深深的理解、同情、无奈,怕是我这样的外人无法感受的,越是无法感受,就越觉得画中的父亲神秘,越是容易被这样的画面所感动。

如果让我画这样一幅记忆中的老父亲的形象,我的画面应该是:院边的牛棚,周围长了两棵很高大的洋槐树,就守着牛棚,一边一棵。牛已经吃完草,站在槽边嘴巴一直嚼个不停,还从嘴角流出白色的唾液。一位很高大很瘦的老人,眼睛已经看不见了,鼻子却能闻到他守了一辈子的黄牛的味道,吃完饭无事可做,就蹲在树下,背靠着树干,闭着眼睛听牛嚼草的声音,一句话也不说,也没有人愿意听他说他跟牛的故事,他就从吃完午饭坐到吃晚饭的时间,守着阴凉。画面定格在黄昏,老人靠着树睡着了,牛卧倒在地上,看着院子,嘴巴一直在嚼。咔嚓,OK。

评论

热度(10)